新的一年到來,似乎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看看去年自己完成了什麼,概略而言:2015 相當驚險,從不知道該如何做至知道應該怎麼做,這段經歷嘗試了許多可能,也曾向創業經驗比我資深的創業家詢問我的下一歩應該如何走,透過建議與思考,進而發展了自己以前沒有想過也不太能可執行的項目。

如果 Screenwriterleo 沒有經過 2015 年的淬煉,那可以肯定現在絕對更加驚險,或許因此喪失更多機會與可能。雖然 2015 乃驚險的一年,需要感謝的人、事、物相當多,但我必須將最後一道感謝留給自己,留給當時不願放棄的自己,倘若聽到相當好的建議,但卻無法堅持而放棄了,那我一定會後悔自己的愚蠢及懦弱。

雖然 2015 沒有龐大的成功,但現在回想起來──最大的成功就是我跨過了 2015,因為慌張而驚險,我僅知道我很努力地做一件事,但我不知道我完成後會獲得什麼,以及完成後應該如何奠定目前的進度,換言之就是無頭蒼蠅。我們期望事半功倍,並依據每件事情的不同,而制定先後順序,但這些都建立在工作量達到一定的標準才能決定順序。

重要的先做、急迫的慢做、簡單的先做、困難的後做、繁複的快做,這或許是一套優良的工作系統,但在 2015 的前幾個月,就算不使用這種方式,也能夠輕輕鬆鬆、愜愜意意地完成所有事項,因為工作量相當輕。

我們可能從聽過週遭的人抱怨:『事情這麼多,時間不夠用,為什麼人生這麼忙?』我則是恰好相反,因工作量過輕而恐慌,更慌於自己應該再多做些什麼,卻毫無目的。時間一點滴的流逝,資金一張一枚地離開,隨著恐慌加重,也越來越害怕明天的到來,於是我向外尋求機會、我詢問資深創業家,才逐漸發現並知道自己應多增加、改善的項目。

因此我將 Screenwriterleo 的版面更新、優化,讓觀眾與讀者擁有更舒適地閱讀頁面、我設定文章篇幅,要求自己必須在不會太長或太短的內容闡述概念。增加曝光機會與平台,開始專訪電影工作者,讓我們看見不一樣的電影生活。思考事業的發展可能,讓 Screenwriterleo 展開更多商業層面。

因專訪學習攝影與訪談,因專案開始製作影音內容,學習剪輯、特效製作,而之前也為《STAR WARS:原力覺醒》(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開辦電影票饋贈,並特別選用不一樣的方式,改善了報名方式,也提高門檻,更製作了喜劇短片《兔武士:咕斯維達》

上述的所有項目大多都是第一次接觸,有很多不僅沒有做過甚至不曾接觸,面對種種困難,我才將最後一道感謝留給當時的自己──『謝謝你當時沒有退縮、謝謝你當時沒有放棄、謝謝你當時相信自己的未來、謝謝你造就了現在的我。』

而之前也因電影票饋贈,特別在報名表最後加上:『給予 Screenwriterleo 的建議與評語』一欄,我相當意外!我相當意外大家不謀而同地肯定了 Screenwriterleo,當然其中也有希望能調整的建議,但各位的正向評語,確定了 Screenwriterleo 2015 年的成績,這項成績出乎意料地裡想!

大家不僅給予我許多鼓勵與打氣,也收到對於影評的正向回饋,若我的影評能夠使大家興起對電影興趣,這才是 Screenwriterleo 評論的初衷,我不將把影評寫好視為首要,我希望透過影評讓大家關注電影、重視電影工作者,進入電影院,觀賞喜歡的電影,獲得自身期望的感受。

2015 年我達成了部份目標,同時也因完成而看見更多事,度過了那數個月的慌張,而開始熟稔原有的事項,隨著恐慌的消逝,視野也越來越清楚,如此來到了 2015 的尾聲。

我利用一年奠定基礎,於此以面對 2016,未來將增加更多方式來聊聊電影,透過多元的方式關注電影工作者。因此 Screenwriterleo 會有更多影音內容,希望透過輕鬆、逗趣的短片來聊電影,並預計開設電視影集項目,希望各位能透過更多元的方式來關注電視與電影。

最後,感謝所有願意給予 Screenwriterleo 幫助的人、事、物,感謝不放棄的自己,感謝各位 2015 的陪伴,因為有你們 Screenwriterleo 才能走到今天,接下來的 2016 就讓我們一同締造更精彩的影視生活。

想要搶先看到文章嗎?快來Screenwriterleo聊電影吧!

有任何需求請寄信至screenwriterleo@gmail.com

文章標籤

Screenwriterl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庭溫馨喜劇向來都是我們於假期與一家大小的首要選擇,如果我們需要一部能放鬆,沒有任何憂慮的電影,那《我們全家不太熟》將無比的符合我們的需求。不論是結合各大知名演員,還是張書豪、郝劭文、陳大天三人共同編織的喜劇橋段,都再再為電影增加了歡笑、歡樂,我們似乎再也找不到任何一絲悲傷、無奈、痛苦。不論我們的生活有多麼糟糕,透過《我們全家不太熟》溫暖的家庭喜劇,已悄悄打開了新的一年。

近年由於台灣電影逐漸再度受到重視,不僅有許多華語電影來自台灣,上映的種類與時間也較以往更加多元與頻繁,我們可能會很好奇,雖然《我們全家不太熟》於連假期間上映並且為喜劇,如此可能會擔心《我們全家不太熟》是否不符合我們的預期?各項喜劇橋段難以讓我們莞爾,無法哄堂大笑?

一部喜劇無法讓人快樂,確實會讓許多觀眾失望,但是張書豪、郝劭文、陳大天地逗趣組合卻遠遠超乎我們的預期,將這三位放在一起,不僅是冒險,並且要這三位飾演什麼角色?更是另外一項難題,然而《我們全家不太熟》卻是一道很好的解答,告訴觀眾這三位演員能夠一同完成的作品。

三位年輕的大學生遇上將近周歲的嬰兒,其中綻放出地喜劇火花,相當符合我們的味道,也可以解釋成台灣才能理解的電影。不論是角色背景還是橋段的建構,都充滿了許多台灣年輕族群的民情,例如:三五好友聚在一起的電動同樂、室友不在時地單人淫樂時光、七古八怪的腦人鄰居、房東催促房租、暗戀對象地大禮、濫用公權的反派。

以上種種情懷都成為了《我們全家不太熟》的故事核心,當然還有最重要地──學習揹負責任地不願與無奈。假設我們剛成為父母,見證自己的子女出生,那一刻的喜悅就算突然獲得大獎也無法取代,但是照顧近滿周歲的嬰兒卻是隨著喜悅而來的惡夢,凌晨間的哭鬧聲、替換尿布的慌亂、無時無刻注意他的安全。

若是剛產下子女的新婚家庭,那對《我們全家不太熟》肯定有許多感觸,而對於多數觀眾則是相當溫馨並大笑地橋段。若不是因為《我們全家不太熟》我們也很難發覺三位演員放在一起能夠有如此好地默契。而陳大天再度跨至電影範疇,相對擅長飾演配角的他,這次更加精采的詮釋角色,其中最令人讚賞是他能精準抓住橋段的設定,呈現出角色爆發力。

尤其是三人起內鬨的橋段,陳大天能夠為這項橋段加入了總結,並以精彩的爆發收場,這點無庸置疑地是他在演技與角色精進的證明,讓輕鬆家庭喜劇《我們全家不太熟》包含了各整情緒與橋段,為無比溫馨地歡樂結局,增添了幾分驚險,更讓我們發現陳大天未來在電影的可能。

想要搶先看到文章嗎?快來Screenwriterleo聊電影吧!

有任何需求請寄信至screenwriterleo@gmail.com

資料來源得藝國際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文章標籤

Screenwriterl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年度最佳喜劇!我們再一次、再一次地被大衛‧歐‧羅素(David O. Russell)與珍妮佛‧勞倫斯(Jennifer Lawrence)擊潰,我一直很好奇電影是否能精采到將觀眾扒開?經過《瞞天大佈局》(American Hustle)總認為已能適應兩位編織的作品,卻永遠想不到面對《翻轉幸福》(Joy)將受如此龐大震撼!大衛‧歐‧羅素再次地展現自身的風格與精采,他所創造的影像與聲音似乎已成為無法取代的方式來感受電影,如果我們要迅速解釋《翻轉幸福》那這是一部故事精采、畫面完美、演技傑出的卓越電影;但我們更可以更進一步地瞭解大衛‧歐‧羅素與珍妮佛‧勞倫斯的《翻轉幸福》

當我們開始詢問被電影擊潰、扒光是什麼感覺?其實答案很難透過語言與文字來表達,因此最妥善的答案應該是直接觀賞電影來獲得哪那一份感覺,雖然因為觀眾屬性不同,感受的強烈也會不同,但是從《燃燒鬥魂》(The Fighter )《派特的幸福劇本》(Silver Linings Playbook)《瞞天大佈局》至《翻轉幸福》都會深切感受到電影原來能夠將我們完整深陷,不斷嚮往故事的所有情節。

向來習慣擔任編導的大衛‧歐‧羅素,這次依舊為《翻轉幸福》撰寫故事,若我們要為電影裡的故事加上一道註解,其實有點多此一舉,因為我們不需要擔心大衛‧歐‧羅素會拿出困難的故事,或許應該說:大衛‧歐‧羅素習慣以相對隱晦的方式來展現故事的幅度,如此電影也更富廣度,電影雖因此而增加了難度,但韻味也會提升。

大衛‧歐‧羅素較長利用美國各項經典音樂來說故事,當然也是一種致敬的意味,致敬的用意大多偏向,電影工作者喜歡某種形式或物件並將其使用在電影裡。他相當擅長使用美國經典的40、50年代的歌曲,而在《翻轉幸福》更利用聖詩來表達聖誕節,以及故事中最重要的概念──美國夢。

相對快節奏的大衛‧歐‧羅素不僅展現於故事,其攝影機運動更是鮮明,不僅電影開場的透過黑白來展現的肥奏劇,而《翻轉幸福》的長鏡運動更呈現相對快速的敘述節奏。並且我們不需要擔憂攝影機動太快,無法跟上畫面的演進,我們可以將其解釋成:大衛‧歐‧羅素的快速長鏡就像相聲演員以快速卻清楚地貫口敘述故事。

除了使用音樂之外,大衛‧歐‧羅素更將肥皂劇的概念大大地發揮在喬伊(珍妮佛‧勞倫斯飾)的家庭,喬伊的母親泰瑞(維吉尼亞·馬德森飾)為何離不開電視?因為她不斷地麻痺,她認為肥皂劇的女主角就是她,她們的命運似乎緊緊相連,不僅際遇糟糕,還遭受反派陷害,她好希望肥皂劇能替她出一口氣來討回現實的公道,因此她不離開自己的空間與電視,離婚讓他一無所有,開始在人生的道路拓荒。

從泰瑞我們能看出大衛‧歐‧羅素對與角色刻劃,不僅鮮明又精細,所有橋段都能強調角色的特徵與細節。因此喬伊這位角色其實有非常多的敘述與刻畫,不論鮮明、還是透過珍妮佛‧勞倫斯的演繹、或者經典音樂,皆再再強調女主角於不同階段的心境與處境,根據實事改編的《翻轉幸福》更因這點而無比精采。

提名金球(Golden Globe Awards)並榮獲奧斯卡(Academy Award)的珍妮佛‧勞倫斯,她的演技總是讓人沒有疑問,好像不論將她放進什麼角色她都能詮釋地非常精彩,這無庸置疑地是一項天賦,我們可能沒有想過她與角色的關聯,而大衛‧歐‧羅素總說她有一種古典美,以及特殊地老態靈魂,大衛‧歐‧羅素也是於首次合作的《派特的幸福劇本》才驚覺這位天賦異稟的演員。

她的演技有渾然天成的爆發力、乾淨不留痕跡地角色準備,並且不斷切換表演方式,我們可能已無法在使用傑出來評價珍妮佛‧勞倫斯,而是珍妮佛‧勞倫斯就是珍妮佛‧勞倫斯,能夠超越她的演員就是她自己《翻轉幸福》也因為她而成為年度最佳喜劇。

想要搶先看到文章嗎?快來Screenwriterleo聊電影吧!

有任何需求請寄信至screenwriterleo@gmail.com

圖片來源20世紀福斯影業

文章標籤

Screenwriterl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相當奇妙的組合!我們可能完全沒有想過這兩位可以放在一起演出喜劇!喜劇演員也能搭配硬漢?但威爾‧法洛( Will Ferrell)與馬克‧華柏格(Mark Wahlberg)一同完成的看似溫馨並闔家觀賞的喜劇,但卻充滿了美國的時下社會。然而,其中使人大笑的橋段依然不減,不論是繼父與生父的互相較勁還是家庭中所發生的趣事,都顯現了威爾‧法洛與馬克‧華柏格這對成功的阻合。透過《家有兩個爸》(Daddy's Home )我們不儘發現了全新組合的默契與成功,並期待他們能再度共同創造一部反差極大的喜劇。

《家有兩個爸》是否已開始顯現美國社會的新家庭形式?因為離婚機率高,不論男女皆會再婚,而再婚確實給予各種大大小小、深深淺淺的衝擊或傷害,雖然已離婚,但仍然有感情的考量予羈絆,因此繼父引起生父的注意與競爭、繼母引起生母的忌妒與陷害、在這種情況下,子女也就為家庭戰爭中最大的受害者,不論怎麼作都會受到另一派勢力的糾正或阻擾。

但因近年多元成家意識逐漸成形,以及兩姓議題探談與延伸,讓相對少數的族群獲得了重視與更多福利、權利,因此《家有兩個爸》也就成為社會變動而顯現出家庭形式正在改變的影像與聲音,然而喜劇仍歸屬於喜劇的範疇,其中也相當佩服布萊恩·伯恩斯(Brian Burns)的故事發想,雖然社會不斷改變,但同時擁有兩個父親仍然乃相當新穎的形態。

雖然電影中沒有提到生父與與法定父親都能夠被承認,但三位編劇便針對這點而展開一系列爆笑橋段!透過約翰·莫利斯(John Morris)西恩·安德斯(Sean Anders)布萊恩·伯恩斯的故事創造,我們將能在電影院中感受那份好似相當成人卻又屬全年齡的喜劇橋段,雖然加入了種族議題,但沒有任何暴力情節,因此我們不需要擔憂任何可能血腥的畫面。

而最重要的繼父與生父的對立,正是《家有兩個爸》的歡笑來源,為了獲得子女間的注意,而祭出一切來爭寵,因此床邊故事的橋段,也成為電影中最令人莞爾的隱喻。當威爾‧法洛與馬克‧華柏格互相比拼而亂編床邊故事時,我們可能會感到:『又來了!但我在等待這一段!』由於兩位父親向子女爭寵不僅是故事的核心,也是《家有兩個爸》最好笑的橋段之一。

而喜劇有一部份的情緒與效果來自於演員間的默契與搭配,這對搭配讓電影締造了笑聲,就像樂譜已經完成,但需要音樂家演奏來締造所有情節的效果。透過威爾‧法洛、馬克‧華柏格互相比較與調笑,不僅讓我們看到前所未有的喜劇組合,也可能讓我們期待《家有兩個爸》續集的到來。

想要搶先看到文章嗎?快來Screenwriterleo聊電影吧! 

有任何需求請寄信至screenwriterleo@gmail.com

圖片來源UIP

文章標籤

Screenwriterl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我們在尋找一部相當舒服的音樂電影,希望在電影回歸古典音樂的感動,那《天聲男孩》(Boychoir)將是一部非常符合需求的電影,不論是班·李普利(Ben Ripley)的故事創作,還是弗朗索瓦·吉拉德(François Girard)的畫面呈現,都再再強調了古典音樂與聲樂的精彩。我們可能不曾想過影像與古典音樂的結合,是否能符合我們對於聲音的期望?而對於聚焦在男孩合唱團的《天聲男孩》我們完全不用擔憂因為不在劇院而削減聲音的傳遞,我們不僅能享受音樂,以及男童星蓋瑞·沃爾英(Garrett Wareing)的爆發力與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與凱西·貝茲(Kathy Bates)地精熟演技。

其實音樂電影相當困難,拍攝與製作有一定的難度外,觀眾相對需要音樂的素養與知識來感受更深一層地音樂韻味。這確實是重點,如果我們缺乏聽覺方面地知識,是否會完全無法理解故事與電影的意義?而開始苦惱為什麼要使用莫札特?為什麼他被認為唱不好我們卻聽不出來?為什麼要加入這項令人困惑的橋段?

倘若能將以上問題全部解答,那我們對電影理解則會相當深刻;然而就算一個答案都沒有,那也不用擔憂無法理解電影,因為《天聲男孩》並不是完全聚焦於音樂,而是敘述男孩合唱團的故事,透過班·李普利的故事,不僅帶領我們快速瞭解男孩合唱團的慨況,並深入淺出地說明各項樂理與音樂知識。

例如:剛進入音樂學院的橋段巫利(凱文·麥克海爾飾)的絕對音感來自腳步聲,這項細節雖看似簡單,但是突如其來的驚喜確實令人認為這是一間音樂天才共聚、人才輩出的音樂學院。其中更加入了ˊ各種用音樂敘述的場面,好比:同儕競爭、逃避等等,皆再再地讓《天聲男孩》增添了感觸,可能不知不覺陷入了故事,希望劇情能再一次地峰迴路轉。

曾執導數部音樂電影的弗朗索瓦·吉拉德,這次將故事敘述地更清楚,我們甚至可能認為編導是同一人,僅管事實不是如此,但從畫面地呈現來看,他相當清晰地抓住每一個橋段,讓《天聲男孩》就像是導演毫不保留地展現故事,不論是音樂的呈現或者角色間的矛盾與拉扯,節奏快速、適切,讓我們獲得相當溫和又舒服的感受。

擔綱男女配角的達斯汀‧霍夫曼與凱西·貝茲完整地展現相當精熟地演技,好似整部電影需要依靠兩位來完成所有情緒,不論矛盾還是各種需要爆發力的橋段,都傑出地完成影像的精彩,我們甚至可以說是兩位承載了《天聲男孩》

飾演主角的蓋瑞·沃爾英,他是一位相當令人驚豔的童星,雖然年紀相當輕,卻能夠展現精湛的爆發力,尤其是電影開始的數個橋段,便已經說服了觀眾他如何展現角色。倘若仍然會擔憂《天聲男孩》為一部門檻相當高的電影──千萬不要這麼想,因為《天聲男孩》是一部優雅、輕鬆故事,並讓我們能在電影院裡徜徉音樂,卻不需要任何音樂素養。

想要搶先看到文章嗎?快來Screenwriterleo聊電影吧!
有任何需求請寄信至screenwriterleo@gmail.com

圖片來源原創娛樂

文章標籤

Screenwriterl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鏡──嚴格說起來僅是一項敘述故事的方式,如果不使用長鏡,其實還有許多方法來呈現故事。相對來說,長鏡的難度相較困難,畢竟拍攝的時間長,因此拍攝需要調度與控制的道具、場景、物件必須依據演進與變動來搭配長鏡的敘述方式。

雖然長鏡困難,但成功後的長鏡確實能完成超乎預期的效果,不論是透過多個長鏡完成的《鳥人》(Birdman)還是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的《侏儸紀公園》(Jurassic Park)甚至是德國電影《維多利亞》(Victoria)都傳達長鏡的浪漫;然而,長鏡對於觀眾是否為一種門檻很高,並且容易困惑、無法理解的敘述方式?其實這點我們大可放心,因為從美國新浪潮開始,長鏡就出現了變化,不再僅是畫面不跳換,並開始放入更多攝影技巧,而引起風潮同時為我們相對熟悉地導演為──史蒂芬‧史匹柏。

《翻轉幸福》(Joy)的導演大衛‧歐‧羅素(David O. Russell)也相當愛好長鏡,那我們該如何分辯史蒂芬‧史匹柏與大衛‧歐‧羅素的不同?我們能透過以下四點來概略區分兩位的風格:

視野轉換

史蒂芬‧史匹柏擅長使用人類的驚慌,恐懼。利用各項物件來表達。並且盡量不使用到特效與動畫,如此我們會知道在敘述什麼,透過視野轉換,刻意呈現另一方來完成故事,如此能更具張力。

但大衛‧歐‧羅素則會強調畫面的情緒,因此不斷地特寫演員的情緒,更加聚焦了演員,也較少使用視野轉換。

將攝影技術推進、跟進、擠進合成長鏡

推進、跟進、擠進其實可以分別拆開成三個畫面,但史匹柏很有創意地將這三項手法合在一起,來完成一個長鏡。縮短拍攝時間,降低現場調度出錯率,因為畫面轉換需要不斷地調度人力,也因結合後的長鏡獨具創意,影響了許多導演也開始使用這類長鏡來敘述故事。

透過《瞞天大佈局》(American Hustle)能發現大衛‧歐‧羅素也相當擅長使用這項技術,而稍微不同地是運鏡速度比史蒂芬‧史匹柏快上一些。

演員無比重要

史蒂芬‧史匹柏的經典畫面之一乃在特寫演員情緒,並且慢慢地拉進,因此情緒變不斷地放大、擴張,能讓我們期待下一個橋段。

大衛‧歐‧羅素同樣重視畫面裡的演員,但不會刻意特寫演員,更為注重情緒地丟擲,透過攝影來傳達故事的演出來疊加感受,因此有相對更多的橋段乃專注在演員的表演中。

非常愛好音樂

史蒂芬‧史匹柏每一部作品所完成的配樂,皆是另外一種感受,若影像與聲音能各分為兩種層面,其中的配樂就像一部用雙耳聆聽地電影,也讓長鏡多了一項感受。

而大衛‧歐‧羅素則愛好使用多首經典歌曲來代表角色間的狀況與情境,並相當注重演員表演。而運鏡快速的大衛‧歐‧羅素則是利用音樂增加情緒幅度,讓影像的波動更大,故事也能更動容。

我們可能認為長鏡就是不轉換,但經過導演的創意,以顛覆我們對長鏡的印象,雖然僅是一項拍攝技術,但也曾數次引起風潮與話題,而《翻轉幸福》更再次讓我們發現大衛‧歐‧羅素輕柔、快速地敘事節奏,使《翻轉幸福》更加幽默。

想要搶先看到文章嗎?快來Screenwriterleo聊電影吧!

有任何需求請寄信至screenwriterleo@gmail.com

圖片來源20世紀福斯影業

文章標籤

Screenwriterl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我們觀看《翻轉幸福》的原名(Joy)這個英文單字較常見的解釋有兩種:第一為人名,多數為男姓名稱。第二則是指歡喜、快樂的意思,當然也有父母使用後者來命名,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夠永遠快樂。

由珍妮佛‧勞倫斯(Jennifer Lawrence)飾演女主角地《翻轉幸福》則恰恰呼應了第二種用法,希望她能活出屬於自己的快樂。不過因東西方文化與教育不同,所以我們小時候似乎不曾想過什麼是快樂的人生?畢竟踏入填鴨與考試狂潮後,大概也只剩下成績這一項目標。

擔綱編劇的大衛‧歐‧羅素(David O. Russell)於近年多次拿出傑出喜劇,綻放於金球(Golden Globe Awards)與奧斯卡(Academy Award)不僅推展了珍妮佛‧勞倫斯也能從近期作品中發現他喜歡與哪幾位演員合作,因此每逢獎季期間都會看到固定的幾位出現在大衛‧歐‧羅素的電影裡。

曾以《瞞天大佈局》(American Hustle)榮獲10項奧斯卡的大衛‧歐‧羅素,這次同樣使用相當擅長的編寫方式,他的劇本有非常多情緒轉折與起伏,就好比目前角色正處於理想的處境,下一階段面臨各項糟糕的際遇。當我們還在預測將下來是好是壞時,故事突然展開另外一項細節,並因為這項細節而讓故事步入結束的尾端,而《翻轉幸福》更能感受到濃厚中帶輕鬆地大衛‧歐‧羅素。

《翻轉幸福》由大衛‧歐‧羅素與安妮‧瑪夢露(Annie Mumolo)一同發想故事,再由大衛‧歐‧羅素撰寫劇本,其故事靈感來自一位美國的家庭主婦,發明魔術拖把的故事。而故事的本人喬伊‧曼加諾(Joy Mangano)更擔綱了監製一職,大衛‧歐‧羅素根據她的生活創造了《翻轉幸福》

喬伊‧曼加諾現在是相當成功的商人、企業家,憑藉魔術推把與各項家庭用具的發明,讓她展開無比成功地事業道路。但是,為什麼大衛‧歐‧羅素選擇喬伊‧曼加諾得故事而不是其他成功人士的背景?為什麼喬伊‧曼加諾的經歷會吸引大衛‧歐‧羅素?因為──美國夢!

如果我們現在進入喬伊‧曼加諾開設的網站,在基金會的頁面便說明:『我相信美國夢,因為我活在其中。』(I believe in the American Dream. Because I’m living it.)而美國夢泛指成功乃給予努力不懈、不放棄的夢想家,因此只要不斷努力,就能完成夢想,這點對於勞力建國的美國人而言,也成為勞動力與發展的核心概念之一。

我們可能因為預告而產生許多話題,但大衛‧歐‧羅素的電影剪輯成預告,總容易令人好奇電影會是什麼模樣,而這次使用美國夢作為題材,那就讓大衛‧歐‧羅素帶我們進入《翻轉幸福》的美國夢世界。

想要搶先看到文章嗎?快來Screenwriterleo聊電影吧!

有任何需求請寄信至screenwriterleo@gmail.com

圖片來源20世紀福斯影業

文章標籤

Screenwriterl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起史努比我們可能不像漫威(Marvel Publishing, Inc)與DC漫畫(DC Comics)來得熟悉,但史努比的漫畫也於美國連載50年,而史努比僅是漫畫中的一位角色,雖然這位角色相當能代表原作,當我們提到史努比,腦中就會浮現:一隻白色黑耳的小獵犬與他的主人查理‧布郎的身影。

然而史努比並不是最早出現於漫畫中的角色,最早出現於漫畫中的角色是查理‧布郎,而當時的作品命名為『小人兒們』(L'il Folks)作者於1947年查爾斯·舒茲(Charles M. Schulz)開始為《聖保羅先鋒報》(St. Paul Pioneer Press)創作『小人兒們』系列漫畫,其中塑造的查理·布朗和雪米成為貫穿查爾斯·舒茲整個事業生涯的人物角色。

1950年聯合報業集團(United Feature Syndicate)購買了查爾斯·舒茲的連環畫『小人兒們』但由於『小人兒們』的名字已存在,考慮到法律問題,漫畫系列自此更名為『花生』(Peanuts)而查爾斯·舒茲始終不喜歡『花生』這個名字,1965年他對時代雜誌(TIME)說:「我希望漫畫有個體面並重要的名字『花生』聽起來太不起眼了。」

而另有一種較不常見的說法為:查爾斯·舒茲為了反應其通俗文化,及美國的時下社會,便以男性生殖器官(Penis)的諧音來取名為『花生』(Peanuts)雖然這項說法相當有趣也相較容易引起注意,但因法律問題而取名為『花生』相對更符合事實。

史努比最早出現於1950年10月4日,當時僅是一隻相當普通的小獵兔犬,品種趨近於米格魯犬。而在1952年3月27日,史努比獲得了語言思考能力,之後在1957年6月28日,它開始直立行走,之後也經由查爾斯·舒茲的刻劃,將它塑造一隻運動萬能,興趣是寫小說,喜歡吃義大利薄餅及雪糕,不太像小狗的寵物。

雖然喜歡寫小說,但卻時常被退稿,同時老是忘記主人查理‧布郎的姓名。退稿的設定似乎反應了查爾斯·舒茲的早期投稿生涯,他在1948年至1950年的投稿期間,兩年的時間共賣出15件作品,在報紙興起與資訊不發達的年代裡,如此的數量相對不裡想,或許因此促成了史努比時常被退稿的設定。

『花生』的故事架構在幾位小孩與小狗之間,但查爾斯·舒茲卻透過小孩的視野來反饋社會,因此每位角色皆泛指了某種人格,例如:史努比像是勇往直前,挺身反傳統的夢想家、查理·布朗是在現實中屢戰屢敗,老是吃虧卻不放棄希望的平凡小人物、露絲則像是盛氣凌人、精打細算的老闆。

而『花生』本來是兒童文學,後來才融入成人的思緒與對社會的情感的成人文學,也因內容通俗簡單,而獲得更廣大的迴響。查爾斯·舒茲創作『花生』皆以高度的創意來表達了個人的幽默,而電影《史奴比》(The Peanuts Movie)的編劇群也包含查爾斯·舒茲的兒孫:克雷格舒茲(Craig Schulz)與布萊恩·舒茲(Bryan Schulz)來傳承『花生』的精粹。

『花生』反應了美國的近代社會,也因通俗而更得人心,目前被譯成21種語言於全球流通,查爾斯·舒茲透過『花生』讓我們看到了人心的演進,呈現了一本可能被忽略的歷史。

想要搶先看到文章嗎?快來Screenwriterleo聊電影吧!

有任何需求請寄信至screenwriterleo@gmail.com

圖片來源20世紀福斯影業

文章標籤

Screenwriterl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目前已在全台創下8000萬票房的《STAR WARS:原力覺醒》(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透過J·J·亞柏拉罕(J. J. Abrams)的畫面與創作,讓所有觀眾紛紛湧入電影院。而熱愛《Star Wars》系列作的觀眾大多接給予導演J·J·亞柏拉罕正面評價,也有影評指出:『J·J·亞柏拉罕回歸了《Star Wars》的傳統並將這項精粹融於現代。』

目前於北美與全球票皆展現亮眼成績《STAR WARS:原力覺醒》其續集《Star Wars: Episode VIII 》(暫譯:星際大戰八部曲 )更緊鑼密鼓地開拍,拿出傑出作品的J·J·亞柏拉罕已撤下導演職位,擔綱《星際大戰八部曲》的監製。

J·J·亞柏拉罕於《STAR WARS:原力覺醒》身兼導演編劇與製片三項職務,而自身所持有的電影製作公司『壞機器人製片公司』(Bad Robot Productions)也參與《STAR WARS:原力覺醒》的製作,而之前正在洽談《星際大戰八部曲》編劇與導演的萊恩·詹森(Rian Johnson)已正式擔綱續集的編劇與導演,目前也於倫敦進行拍攝。

電影資訊網站IMDB所釋出的演員表中,不僅包含《STAR WARS:原力覺醒》的主要角色,並增加曾已《天人交戰》(Traffic)榮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班尼西奧·狄·托羅(Benicio del Toro)其飾演的角色還未確定。

確定的主要演員還有:黛西·蕾德莉(Daisy Ridley)飾芮、亞當·崔佛(Adam Driver)飾凱羅‧忍、馬克·漢米爾(Mark Hamill)飾路克‧天行者、嘉莉·費雪(Carrie Fisher)飾莉亞、奧斯卡‧伊薩克(Oscar Isaac)飾波‧戴倫、約翰·波耶加(John Boyega)飾芬恩、關朵琳‧克莉絲蒂(Gwendoline Christie)飾法斯瑪隊長(芬恩的上司)以及哈里遜·福特( Harrison Ford)飾韓‧索羅。

《STAR WARS:原力覺醒》讓我們再度感受到《Star Wars》的傳統與精粹,J·J·亞柏拉罕(J.J. Abrams)麥可·安特(Michael Arndt)勞倫斯·卡斯丹(Lawrence Kasdan)三位共同組成的精湛編劇群,使故事在各方面都有極高的表現,不論故事節奏、敘述深淺、橋段轉換,皆再再地突顯三位編劇共筆的成功。

然而《星際大戰八部曲》改為萊恩·詹森單人完成劇本並執導,雖然J·J·亞柏拉罕並沒有離開團隊,而我們是否也因此而擔憂續集將可能不如預期?而演員表卻出現韓‧索羅這位角色,便已暗示續集將可能有峰迴路轉的劇情,而韓‧索羅對於故事的影響也會是另一項重點。

萊恩·詹森曾已《迴路殺手》(Looper)獲得廣大迴響,這次擔任《星際大戰八部曲》的編導,扛起所有觀眾的期待,他是否能不負眾望地滿足觀眾?答案將於2017年揭曉。

想要搶先看到文章嗎?快來Screenwriterleo聊電影吧!

有任何需求請寄信至screenwriterleo@gmail.com

圖片來源博偉影痴俱樂部

文章標籤

Screenwriterl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內文包含《STAR WARS:原力覺醒》的部分劇情,若還沒有觀賞電影,請斟酌閱讀。

《STAR WARS:原力覺醒》(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已在北美與全球票房獲得極高的成績,多數熱愛《Star Wars》系列作的觀眾也都紛紛再次回到電影院再度觀賞《STAR WARS:原力覺醒》我們可能需要透過時間才能體會《Star Wars》真正的魅力,而《STAR WARS:原力覺醒》的劇情設計將如何影響未來兩部的走向,倒也耐人尋味,因此就讓我們來聊聊第八部曲的可能走向。

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的《星際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Star Wars Episode IV: A New Hope)其本名為《Star Wars》也譯為《星際大戰》隨後才更改現在常聽到的《星際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而四、五、六部曲相對一、二、三部曲更像一個完整的故事,畢竟一、二、三部曲趨近前傳,若換個角度看,則會偏像四、五、六部曲的註解。

《Star Wars》系列作所創造的經典角色,仍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不論是光劍還是各項戰機與飛行器,都是相當熱銷的周邊產品,而由哈里遜·福特(Harrison Ford)飾演的韓‧索羅經由三位編劇J·J·亞柏拉罕(J.J. Abrams)麥可·安特(Michael Arndt)勞倫斯·卡斯丹(Lawrence Kasdan)的討論與合力之下向觀眾永別了。

當《STAR WARS:原力覺醒》來到韓‧索羅與凱羅‧忍的橋段時,其實已能大致預測劇情可能的走向,但是不禁也令人好奇韓‧索羅是否就此離開?並且《STAR WARS:原力覺醒》僅是新三部曲的故事開端,後續兩部的劇情發與電影的延展更是系列作中不可輕忽的重點,不論觀眾編劇都不希望故事虎頭蛇尾。

韓‧索羅乃《Star Wars》系列作相當經典的角色,可是第七部曲卻決定給予觀眾無法預測的走向,但這種走向最可恨的部份就是使人不斷猜疑第八部曲的可能,如此更令人好奇後續的故事,那我們現在就大膽猜測韓‧索羅將就此永別的可能:

凱羅‧忍是否再度回歸光明

凱羅‧忍(亞當·崔佛飾)乃主要的反派之一,也在《STAR WARS:原力覺醒》清楚表示與韓‧索羅的父子關係,並因凱羅‧忍渴求黑暗的力量而狠下毒手。但是凱羅‧忍不斷地受到光明的吸引,而驚慌自己不再黑暗,如果第八部曲讓他離開第一軍團,加入抵抗勢力與母親莉雅公主(嘉莉·費雪飾)見面再慢慢帶入韓‧索羅,劇情則會因此更展開,也開啟了韓‧索羅回規的跡象。

韓‧索羅外傳的製作

目前在IMDB已看到由韓‧索羅為主角的外傳電影見檔,除此之外沒有其它資訊來證實韓‧索羅將會回歸,但如此是否也告訴觀眾韓‧索羅跟我們告別的機率大大降低?他會回到《Star Wars》的世界只是我們不確定是否在第八部曲。

觀眾期望韓‧索羅回歸

從故事層面來探討,韓‧索羅得回歸乃勢在必行,峰迴路轉的故事確實更戲劇化,若從商業電影的方式來考量,角色的離開也是一種契機,不論是角色外傳還是回歸,都能牽動票房與周邊生產,如此地商機也增加了韓‧索羅回歸的可能。

《STAR WARS:原力覺醒》讓我們引頸期盼,電影也終於上映,而韓‧索羅的回歸也可能成為觀眾們再度引頸期盼的橋段,第八部曲編導皆換為萊恩·詹森,並且也已開拍,而我們現在能夠做的就是不斷地回顧《Star Wars》系列作與等待第八部曲的上映。

想要搶先看到文章嗎?快來Screenwriterleo聊電影吧!

有任何需求請寄信至screenwriterleo@gmail.com

圖片來源博偉影痴俱樂部

文章標籤

Screenwriterl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